九龍荔枝角醫局西街1035-1037號匯華工廠大廈4樓C室D房
TEL : 3792 0060
E-01
有170年歷史的香港墳場,安葬了西方新教徒。其中有軍人、公務員、傳教士等。墳場內也有少量日本人、華人及俄羅斯人的墳墓。 從觀察墓地、墓碑及紀念碑,講者與大家一同回顧亡者的生命故事,細味他們燦爛或平凡的生命點滴。
T-14
「曼陀羅」可以是一個心靈療癒的方法,帶你走入更深沉的靈性探索,幫助你更專注地去思考那些無法言說的困難,開啟新的視野,從當下看自己!
W-15
由三位嘉賓分享現今臨終照顧工作的現況、正面對的挑戰及將來的發展
T-22
癌症是香港頭號殺手,香港每年約有一萬多人死於惡性腫瘤,癌症對 病人身體及心靈帶來極大的痛苦;病人家屬也要承擔照顧病人的壓力 和面對家人離世的悲痛。如果病人及家屬對社區資源有較多的認識, 並能夠善用這些資源,對紓緩病人及家屬的情緒和壓力有一定幫助。
T-06
假如出生是白、死亡是黒,那我們要帶一身彩色去活好人生。導師會帶領學員摺一隻代表自己的白蝶,再用顔料將她變得多彩多姿!
W-25
目的:通過版畫工作坊的活動,瞭解和認識<生>與<死>, 人生的意義。 活動:學員將會以個人對生、死的生活、經驗、經歷、回憶… …作為創作主題,通過學習各種簡易的版畫原理和技法,將其意念表現出來。
導師將提供有關圖象、工具,引導學員印製個人小畫冊、獨幅版或集體創作。
W-29
M-01
我們每天為生活為工作忙忙碌碌,有時候總會忽略自己和身邊你愛和愛你的人。讓我們今天以拼圖尋找出遺忘了的五句話。
W-19
有說,人死亡時最後失去的是聽覺。活著的你,每天聽到的又是什麼聲音?讓我們以音樂為平台,探索死、演譯生。
W-28
導師會帶領參加者親手製作明信片送給至親好友。我們更會提供代郵服務,你只需付上郵費,我們便會幫你把心意送出去。
W-32
佛眼看生死 講座內容包括﹕ (1)導致死亡的因素 (2)死亡情境/質素影響下生命之品質 (3)生死教育與臨終關懷之重要性 (4)即使佛教徒也有的一些誤解 (5)佛教儀式的理論基礎 (6)佛教儀式的分類及其具體運作
T-16
從年青藝術家的眼中看死亡—透過至親離世的自身經歷,去分享堅強活著的全新生命體會。「一生只一次,縱使一天灰飛煙滅,真摰活過便可以。」工作坊內容包括以藝術行為作個人經歷分享(朗誦、攝影作品、音樂、形體舞蹈),並有表演藝術作品分享和藝術療癒互動過程的分享。
W-02(A)
有時候,太多工作,擠壓了反思空間;有時候,太少歌曲,能令你重拾希望。讓音符轉化為藝術創作,在歌詞中從死看生。
W-17
透過創造「鬼門關」,感受在關前一刻,聆聽身體內在,所帶給我們對生與死的訊息,讓我們對生命有多一份發現與覺察。
W-04
圓圈繪畫(Circle Painting) 由美籍藝術家Hiep Nguyen所創,希望透過圓圈繪畫能做到 (1) 包容 (2) 合作 (3) 創造‧自2007年起, 已有超過10萬位來自10個國家的人參與過此項活動。
W-18
面對喪親者的強烈反應,不少人都感到無從入手,有些更「好心做錯事」,令喪親者的情況更糟。曾有人提出過一些安慰方法的「標準答案」,可惜部份卻矯枉過正,令安慰者更無所適從。到底哀傷關懷有甚麼精神和原則?這正是講者希望帶給參加者的內容。
T-05
一個劇場X導賞X體驗工作坊式演出。演出中會有七個Fotomo式立體小舞台,把香港死亡階段分為7部份,以代表香港由醫院至下葬的不同階段。這是探討死亡成本的演出,一般人眼中的死亡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命,但這裡是香港每一樣都需要用錢來計算價值。當這個年代,火化要加到6千元,一個二十多歲的年青人,突然家人逝世,他在心靈和金錢上是否能承受呢?
W-10
大體老師以他們自己的身體,去教授他人肉眼能觀察到的人體結構的知識,因這種解剖學叫大體解剖學,所以我們就專稱他們為大體老師。你不需要有醫學專業知識也可成為醫學生的老師,陳立基醫生會從解剖學、人文醫學及生死教育角度,讓你知道自己可以給醫學生傳授什麼知識。
T-11
工作坊將以咖啡拉花為主題,透過輕鬆的咖啡拉花活動,拉出與生死有關的圖案,並透過與參加者的互動,讓大家能夠以輕鬆的手法談生論死。
W-07
人口老化,社會問題如老年人自殺率等情況令人關注,除了在院舍和臨終病房為工作人員、院友及家屬進行生死教育外,更不容忽視社區長者對生命的看法。本環節會分享一些我們曾舉辦過的活動,以生活化的方式由淺入深,與病人及長者打開話匣子,談生說死。
T-02
我信愛,同樣信會失去愛。 在這充滿離別哀愁的傷心者通道上, 紓緩治療的醫護人員願意與你同行。 也許你不知道他們是誰, 就願這一息間的講座, 讓大家初步認識何謂紓緩治療, 畢竟我和你,都只想活得自在,去得自然。
T-18
從講繪本故事,讓參與者遊走於故事空間,分享人生無常的感覺,通過聲音,律動去釋放自已内在的情感與能量和其他參加者互相交流!
W-08
「愛」在心裡口難開,但沒有及早預備,你能在最後的時候告訴你身邊的人你愛她/他嗎? 是節工作坊中,會教你拼貼一個終愛錦囊,就在你仍健康活潑時留下你對身邊所愛的臨終說話吧!
W-11(A)
W-34
生命由無數大小不一的故事組構而成。這些故事或輕或重,但每個故事我們都是主角。在這個工作坊中,您有機會認識一些重要的編導技能和演繹技巧,人仔叔叔會讓您懂得透過持續的自省和自學,優化自己的生命故事。
W-33
Wire art手作班將會教大家使用工具鉗以扭曲金屬線,將平平無奇的鋁線變成既實用又美觀的相片夾座。類似相架,可以夾相片或心意卡等。
W-22
「死隻貓狗又唔係死老豆、唔駛哭成咁、 養個隻咪得囉! 」 心愛動物離世所帶來的哀傷常不被社會理解、認同或指為誇張,令哀傷者雪上加霜、鬱結在心及不敢求助。外國及本地研究卻指出照顧者失去同伴動物與喪親面對的哀傷程度相似,或更感苦澀及難以接受。本講座將探討善别動物心路歷程的獨特性,以及推動社會可支援哀傷者的方法和動物生死教育服務。
T-10
面對生命的終結,臨終病人及家人均希望可以讓病者留在熟悉的家中接受照顧,與病者好好共度最後的時刻。
講座將介紹「安在家終」居家寧養照顧服務先導計劃,透過到戶服務及個人化的照顧,以尊嚴為本,與臨終病人共同完成最後的心願。
T-19
手的運動和人的心、念有著微妙的聯繫,通過軟陶這種色彩豐富的手工材料作為載體,感受手工的樂趣,和自己在動手過程中的一呼一吸,身體和心態的變化。
W-12